继全面注册制下首批16家主板企业全数过会后,沪市主板上市审核会议时隔一个多月再启。引人关注的是,其重启后第一份发出的上会结果即为“暂缓审议”。
日前,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33次审议会议。根据审议结果,安邦护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股份”)首发事项被按下了“暂停键”。
在招股书中,安邦股份将自己定位为一家“综合性的安全服务提供商”。由于a股目前尚无专门提供安全服务的“同行”公司,故安邦股份在ipo闯关之始就被冠以“武装押运第一股”之名。
如今,“武装押运第一股”变“主板注册制暂缓第一股”,哪些因素成为公司上市途中的“拦路虎”?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安邦股份主要从事金融安全服务、综合安防服务和安全应急服务,是一家综合性的安全服务提供商。2022年度,公司金融安全服务、综合安防服务、安全应急服务分别占总营收的72.45%、24.03%和3.52%。
据了解,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为浙江省内银行等金融机构客户提供现金押运服务,后依托金融押运积累的车辆、员工、基地(金库)等资源优势,将服务范围延伸到金融外包服务(包括尾箱寄库、现金清分、自助设备托管、现金库租赁等)。
从出身来看,安邦股份曾隶属于浙江省公安厅。当前股权结构上,国资公司为安邦股份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比例为55.8%,浙江省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回溯可见,由于枪支管理及公安属地管辖等原因,武装押运企业诞生伊始,就是由各地公安机关牵头组建,负责本辖区内的押运工作。
这种“血脉关系”亦体现在人事履历上,如安邦股份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吴高峻,就曾有过十余年在浙江省人大办公厅和浙江省公安厅任职的经历。
而安邦股份作为国内首个全省域覆盖的武装押运企业,也几乎“包揽”了浙江省的全部武装押运资质。据招股书披露,目前浙江省具备武装押运业务资质的公司共12家,分别为安邦股份,及安邦股份下属10家控股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覆盖浙江省全部11个地市。
扎根浙江、深耕本土,让安邦股份有了一骑绝尘的“当地市占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发布的《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2022),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内银行网点数量为13266个(不含政策性银行)。其中,安邦股份服务的网点数量为10154个,占浙江省内网点数量的比重约为76.54%。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押运行业的创建初期,脱胎于各行政区域市级公安局的特殊身份,曾对业内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与当地公安机关的逐步“脱钩”,“独立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已成为当前守押公司的发展新要求。
对此,上市委要求安邦股份结合报告期内业务订单的获取方式、服务内容、定价模式以及同行业毛利率对比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利用控制地位开展不正当竞争,是否具有独立面向市场的能力。